个人python面试准备的一些题型
Python类方法vs静态方法类方法(Class Methods)
类方法使用@classmethod装饰器定义,它们的第一个参数通常命名为cls,代表类本身。
特点:
[*]可以访问和修改类的状态
[*]不能访问实例的状态
[*]可以用来定义替代构造器
示例:
class MyClass:
class_variable = 0
@classmethod
def increment_class_variable(cls):
cls.class_variable += 1
@classmethod
def from_string(cls, string_param):
# 替代构造器
return cls(int(string_param))
# 使用类方法
MyClass.increment_class_variable()
obj = MyClass.from_string("10")静态方法(Static Methods)
静态方法使用@staticmethod装饰器定义,它们不接收任何特殊的第一个参数。
特点:
[*]不能访问或修改类的状态
[*]不能访问实例的状态
[*]主要用于将功能逻辑组织到类中
示例:
class MathOperations:
@staticmethod
def add(x, y):
return x + y
@staticmethod
def multiply(x, y):
return x * y
# 使用静态方法
result = MathOperations.add(5, 3)主要区别
[*]参数:类方法接收类作为隐式第一个参数,静态方法不接收特殊参数。
[*]访问类属性:类方法可以访问和修改类属性,静态方法不能。
[*]使用场景:
[*]类方法通常用于需要访问类状态的操作,如替代构造器。
[*]静态方法用于与类相关但不需要访问类状态的操作。
[*]继承行为:子类继承类方法时,cls参数会指向子类。静态方法的行为在继承时不变。
选择使用哪种方法
[*]如果方法需要访问类属性或者修改类状态,使用类方法。
[*]如果方法不需要访问类或实例状态,只是提供一些相关功能,使用静态方法。
[*]如果方法既不需要访问类状态也不需要访问实例状态,但从逻辑上属于类,使用静态方法。
Python中的深拷贝与浅拷贝
在Python中,当我们复制对象时,有两种主要的方式:深拷贝(Deep Copy)和浅拷贝(Shallow Copy)。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对于正确处理复杂数据结构非常重要。
浅拷贝(Shallow Copy)
浅拷贝创建一个新对象,但是它包含的元素是原始对象中元素的引用。
特点:
[*]创建一个新对象
[*]新对象中的元素是原始对象元素的引用
[*]只复制对象的第一层
实现方式:
[*]使用切片操作 [:]
[*]使用 copy() 方法
[*]使用 copy 模块的 copy() 函数
示例:
import copy
original = , 4]
shallow = copy.copy(original)
# 修改浅拷贝中的嵌套列表
shallow = 'X'
print(original)# 输出: , 4]
print(shallow) # 输出: , 4]在这个例子中,修改浅拷贝中的嵌套列表也会影响原始列表。
深拷贝(Deep Copy)
深拷贝创建一个新对象,并递归地复制原始对象中的所有嵌套对象。
特点:
[*]创建一个全新的对象
[*]递归地复制所有嵌套的对象
[*]原始对象和拷贝对象完全独立
实现方式:
[*]使用 copy 模块的 deepcopy() 函数
示例:
import copy
original = , 4]
deep = copy.deepcopy(original)
# 修改深拷贝中的嵌套列表
deep = 'X'
print(original)# 输出: , 4]
print(deep) # 输出: , 4]在这个例子中,修改深拷贝中的嵌套列表不会影响原始列表。
主要区别
[*]复制深度:浅拷贝只复制对象的第一层,而深拷贝递归地复制所有层。
[*]内存使用:深拷贝通常比浅拷贝使用更多的内存,因为它创建了所有嵌套对象的副本。
[*]性能:深拷贝通常比浅拷贝慢,特别是对于大型或复杂的数据结构。
[*]独立性:深拷贝创建的对象与原始对象完全独立,而浅拷贝创建的对象与原始对象共享部分数据。
使用场景
[*]使用浅拷贝:当您只需要复制对象的顶层,而且嵌套对象可以共享时。
[*]使用深拷贝:当您需要创建一个完全独立的副本,包括所有嵌套对象时。
注意事项
[*]对于不可变对象(如元组),浅拷贝和深拷贝的行为是相同的。
[*]循环引用可能会导致深拷贝出现问题,deepcopy() 函数有处理这种情况的机制。
[*]自定义类可以通过实现 __copy__() 和 __deepcopy__() 方法来控制复制行为。
Python装饰器详解
装饰器是Python中的一种高级功能,允许您修改或增强函数或类的行为,而无需直接修改其源代码。
基本概念
装饰器本质上是一个函数,它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,并返回一个新的函数。
基本语法
@decorator_function
def target_function():
pass这等同于:
def target_function():
pass
target_function = decorator_function(target_function)简单装饰器示例
1. 函数装饰器
def uppercase_decorator(func):
def wrapper():
result = func()
return result.upper()
return wrapper
@uppercase_decorator
def greet():
return "hello, world!"
print(greet())# 输出:HELLO, WORLD!2. 带参数的装饰器
def repeat_decorator(times):
def decorator(func):
def wrapper(*args, **kwargs):
for _ in range(times):
result = func(*args, **kwargs)
return result
return wrapper
return decorator
@repeat_decorator(3)
def greet(name):
print(f"Hello, {name}!")
greet("Alice")# 将打印 3 次 "Hello, Alice!"装饰器的高级用法
1. 类作为装饰器
class CountCalls:
def __init__(self, func):
self.func = func
self.num_calls = 0
def __call__(self, *args, **kwargs):
self.num_calls += 1
print(f"Call {self.num_calls} of {self.func.__name__!r}")
return self.func(*args, **kwargs)
@CountCalls
def say_hello():
print("Hello!")
say_hello()
say_hello()2. 保留原函数的元数据
使用 functools.wraps 装饰器来保留被装饰函数的元数据:
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
def my_decorator(func):
@wraps(func)
def wrapper(*args, **kwargs):
"""Wrapper function"""
print('Before call')
result = func(*args, **kwargs)
print('After call')
return result
return wrapper
@my_decorator
def greet(name):
"""Greet someone"""
print(f"Hello, {name}!")
print(greet.__name__)# 输出:greet
print(greet.__doc__) # 输出:Greet someone装饰器的常见应用
[*]日志记录
[*]性能测量
[*]访问控制和认证
[*]缓存
[*]错误处理和重试逻辑
注意事项
[*]装饰器在函数定义时就会执行,而不是在函数调用时。
[*]多个装饰器可以堆叠使用,执行顺序是从下到上。
[*]装饰器可能会影响函数的性能,特别是在频繁调用的情况下。
[*]使用 functools.wraps 可以保留被装饰函数的元数据。
装饰器的实现原理
装饰器的实现原理涉及到Python的几个重要概念:函数是一等公民、闭包、以及Python的语法糖。让我们逐步分解装饰器的实现过程:
1. 函数作为一等公民
在Python中,函数是一等公民,这意味着函数可以:
[*]赋值给变量
[*]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
[*]作为其他函数的返回值
这是装饰器实现的基础。
2. 闭包
闭包是一个函数,它记住了创建它时的环境。在Python中,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,这就创建了一个闭包。
3. 装饰器的基本实现
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装饰器的实现:
def simple_decorator(func):
def wrapper():
print("Something is happening before the function is called.")
func()
print("Something is happening after the function is called.")
return wrapper
def say_hello():
print("Hello!")
say_hello = simple_decorator(say_hello)在这个例子中:
[*]simple_decorator 是一个函数,它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。
[*]在 simple_decorator 内部,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函数 wrapper。
[*]wrapper 函数在调用原始函数前后添加了一些行为。
[*]simple_decorator 返回 wrapper 函数。
[*]最后,我们用 simple_decorator 返回的新函数替换了原始的 say_hello 函数。
4. 语法糖
Python提供了一个语法糖(@符号)来简化装饰器的使用:
@simple_decorator
def say_hello():
print("Hello!")这等同于前面的例子,但更加简洁和易读。
5. 带参数的装饰器
带参数的装饰器实际上是一个返回装饰器的函数:
def repeat(times):
def decorator(func):
def wrapper(*args, **kwargs):
for _ in range(times):
result = func(*args, **kwargs)
return result
return wrapper
return decorator
@repeat(3)
def say_hello(name):
print(f"Hello, {name}!")这里,repeat 函数返回一个装饰器,该装饰器然后被应用到 say_hello 函数上。
6. 类装饰器
类装饰器利用了Python的 __call__ 方法,使得类的实例可以像函数一样被调用:
class CountCalls:
def __init__(self, func):
self.func = func
self.num_calls = 0
def __call__(self, *args, **kwargs):
self.num_calls += 1
return self.func(*args, **kwargs)
@CountCalls
def say_hello():
print("Hello!")7. 装饰器的执行时机
重要的是要理解,装饰器在函数定义时就会执行,而不是在函数调用时。这意味着装饰器可以在模块导入时就改变函数的行为。
8. 多个装饰器
当多个装饰器应用到一个函数上时,它们的执行顺序是从下到上的:
@decorator1
@decorator2
def func():
pass这等同于:
func = decorator1(decorator2(func))通过理解这些原理,我们可以看到装饰器如何利用Python的函数特性和语法来实现强大而灵活的代码修改和增强功能。
Python中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
Python的内存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主题,但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高效的代码。让我们逐步探讨Python中变量的存储方式。
1. 变量和对象的关系
在Python中,变量本质上是对对象的引用。当我们创建一个变量时,我们实际上是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对象,然后将变量名与该对象的内存地址关联起来。
x = 5在这个例子中,Python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整数对象5,然后将变量名x与这个对象的地址关联起来。
2. 对象的内存表示
Python中的每个对象至少包含三个部分:
[*]类型标识符(告诉Python这个对象是什么类型)
[*]引用计数(用于垃圾回收)
[*]值
3. 不同类型对象的存储
小整数
Python对小整数(通常是-5到256)进行了优化。这些整数被预先创建并缓存,所有对这些值的引用都指向同一个对象。
a = 5
b = 5
print(a is b)# 输出:True大整数
对于大整数,每次赋值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对象。
a = 1000
b = 1000
print(a is b)# 输出:False字符串
Python也对字符串进行了优化。相同内容的字符串通常会指向同一个对象(这被称为字符串驻留)。
a = "hello"
b = "hello"
print(a is b)# 输出:True可变对象(如列表)
可变对象每次创建时都会在内存中分配新的空间。
a =
b =
print(a is b)# 输出:False4. 变量赋值
当我们进行变量赋值时,我们实际上是改变变量引用的对象。
x = 5# x 引用整数对象 5
x = 10# x 现在引用整数对象 10,而不是修改原来的 55. 引用计数和垃圾回收
Python使用引用计数来进行内存管理。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引用计数,表示有多少个变量引用了这个对象。当引用计数降为0时,对象就会被垃圾回收器回收。
x = 5# 创建整数对象 5,引用计数为 1
y = x# y 也引用同一个对象,引用计数增加到 2
del x# 删除 x,引用计数减少到 1
# y 仍然引用这个对象6. 内存视图
我们可以使用id()函数来查看对象的内存地址:
x = 5
print(id(x))# 输出对象的内存地址7. 可变对象vs不可变对象
[*]不可变对象(如整数、字符串、元组):当这些对象的"值"改变时,实际上是创建了一个新对象。
[*]可变对象(如列表、字典):这些对象可以在原地修改,不需要创建新对象。
# 不可变对象
x = 5
print(id(x))
x += 1
print(id(x))# 地址会改变
# 可变对象
lst =
print(id(lst))
lst.append(4)
print(id(lst))# 地址不会改变理解Python的内存管理和变量存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高效的代码,并避免一些常见的陷阱。
来源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TsayDust/p/18287433
免责声明:由于采集信息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【E-Mail:cb@itdo.tech】 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