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句回答,流式返回,ChatGPT采用的Server-sent events后端实时推送协议Pytho
|
善于观察的朋友一定会敏锐地发现ChatGPT网页端是逐句给出问题答案的,同样,ChatGPT后台Api接口请求中,如果将Stream参数设置为True后,Api接口也可以实现和ChatGPT网页端一样的流式返回,进而更快地给到前端用户反馈,同时也可以缓解连接超时的问题。
Server-sent events(SSE)是一种用于实现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单向通信的协议。使用SSE,服务器可以向客户端推送实时数据,而无需客户端发出请求。
SSE建立在HTTP协议上,使用基于文本的数据格式(通常是JSON)进行通信。客户端通过创建一个EventSource对象来与服务器建立连接,然后可以监听服务器发送的事件。服务器端可以随时将事件推送给客户端,客户端通过监听事件来接收这些数据。
ChatGPT的Server-sent events应用
首先打开ChatGPT网页端,随便问一个问题,然后进入网络选单,清空历史请求记录后,进行网络抓包监听:
可以看到,在触发了回答按钮之后,页面会往后端的backend-api/conversation对话接口发起请求,但这个接口的通信方式并非传统的http接口或者Websocket持久化链接协议,而是基于EventSteam的事件流一段一段地返回ChatGPT后端模型的返回数据。
为什么ChatGPT会选择这种方式和后端Server进行通信?ChatGPT网页端使用Server-sent events通信是因为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实现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,而无需客户端不断地向服务器发送请求。这种推送模式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速度,减少了不必要的网络流量。
与其他实时通信协议(如WebSocket)相比,Server-sent events通信是一种轻量级协议,易于实现和部署。此外,它也具有广泛的浏览器兼容性,并且可以在不需要特殊网络配置的情况下使用。
在ChatGPT中,服务器会将新的聊天消息推送到网页端,以便实时显示新的聊天内容。使用Server-sent events通信,可以轻松地实现这种实时更新功能,并确保网页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效率和稳定性。
说白了,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,ChatGPT是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型语言模型,处理自然语言文本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。因此,返回响应的速度肯定比普通的读数据库要慢的多,Http接口显然并不合适,因为Http是一次性返回,等待时间过长,而Websocket又过重,因为全双工通信并不适合这种单项对话场景,所谓单项对话场景,就是对话双方并不会并发对话,而是串行的一问一答逻辑,同时持久化链接也会占用服务器资源,要知道ChatGPT几乎可以算是日均活跃用户数全球最高的Web应用了。
效率层面,大型语言模型没办法一下子返回所有计算数据,但是可以通过Server-sent events将前面计算出的数据先“推送”到前端,这样用户也不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关闭页面,所以ChatGPT的前端观感就是像打字机一样,一段一段的返回答案,这种“边计算边返回”的生成器模式也提高了ChatGPT的回答效率。
Python3.10实现Server-sent events应用
这里我们使用基于Python3.10的Tornado异步非阻塞框架来实现Server-sent events通信。
首先安装Tornado框架- pip3 install tornado==6.1
复制代码 随后编写sse_server.py:- import tornado.ioloop
- import tornado.web
-
-
- push_flag = True
-
- from asyncio import sleep
-
-
- class ServerSentEvent(tornado.web.RequestHandler):
-
- def __init__(self, *args, **kwargs):
- super(ServerSentEvent, self).__init__(*args, **kwargs)
- self.set_header('Content-Type', 'text/event-stream')
- self.set_header('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', "*")
- self.set_header("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","*")
- # 请求方式
- self.set_header("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","*")
-
- # 断开连接
- def on_finish(self):
- print("断开连接")
- return super().on_finish()
-
- async def get(self):
- print("建立链接")
- while True:
- if push_flag:
- print("开始")
- self.write("event: message\n");
- self.write("data:" + "push data" + "\n\n");
- self.flush()
- await sleep(2)
复制代码 建立好推送路由类ServerSentEvent,它继承Tornado内置的视图类tornado.web.RequestHandler,首先利用super方法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,设置跨域,如果不使用super,会将父类同名方法重写,随后建立异步的get方法用来链接和推送消息,这里使用Python原生异步的写法,每隔两秒往前端推送一个事件message,内容为push data。
注意,这里只是简单的推送演示,真实场景下如果涉及IO操作,比如数据库读写或者网络请求之类,还需要单独封装异步方法。
另外这里假定前端onmessage处理程序的事件名称为message。如果想使用其他事件名称,可以使用前端addEventListener来订阅事件,最后消息后必须以两个换行为结尾。
随后编写路由和服务实例:- def make_app():
- return tornado.web.Application([
- (r"/sse/data/", ServerSentEvent),
- ])
-
- 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
- app = make_app()
- app.listen(8000)
- print("sse服务启动")
- tornado.ioloop.IOLoop.current().start()
复制代码 随后在后台运行命令:程序返回:- PS C:\Users\liuyue\www\videosite> python .\sse_server.py
- sse服务启动
复制代码 至此,基于Tornado的Server-sent events服务就搭建好了。
前端Vue.js3链接Server-sent events服务
客户端我们使用目前最流行的Vue.js3框架:- sse_init:function(){
-
-
- var push_data = new EventSource("http://localhost:8000/sse/data/")
- push_data.onopen = function (event) {
- // open事件
- console.log("EventSource连接成功");
- };
-
-
- push_data.onmessage = function (event) {
- try {
- console.log(event);
- } catch (error) {
- console.log('EventSource结束消息异常', error);
- }
- };
-
-
- push_data.onerror = function (error) {
- console.log('EventSource连接异常', error);
- };
-
-
- }
复制代码 这里在前端的初始化方法内建立EventSource实例,通过onmessage方法来监听后端的主动推送:
可以看到,每隔两秒钟就可以订阅到后端的message事件推送的消息,同时,SSE默认支持断线重连,而全双工的WebSocket协议则需要自己在前端实现,高下立判。
结语
不仅仅可以实现ChatGPT的流式返回功能,SSE在Web应用程序中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,例如实时的新闻推送、实时股票报价、在线游戏等等,比起轮询和长轮询,SSE更加高效,因为只有在有新数据到达时才会发送;同时SSE支持自定义事件和数据,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复用性,为流式数据返回保驾护航,ChatGPT的最爱,谁不爱?最后奉上项目地址,与众乡亲同飨:github.com/zcxey2911/sse_tornado6_vuejs3
来源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v3ucn/p/17190504.html
免责声明:由于采集信息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【E-Mail:cb@itdo.tech】 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|
|
|
发表于 2023-3-8 08:48:32
举报
回复
分享
|
|
|
|